学校新闻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学校新闻 -> 正文

秉承初心赴使命  一腔热血注扶贫

——记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、沙洋县官垱镇石鼓村驻村第一书记、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刘俊平

发布日期:2021-04-26 作者: 编辑:曾珍 来源:宣传部 浏览次数:

201581日,第一次踏进我在石鼓村的‘家’,我震惊了!阴暗低矮的房间,潮湿发霉的气息扑面而来,除了一张孤零零的床,没有生活用水、没有厨房、没有卫生间……我瞬间有逃离的冲动……”初到沙洋县官垱镇石鼓村的景象,刘俊平历历在目,“跨过生活关、心理关,我至少用了半年时间”。

六年扶贫路,初心终不改。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,刘俊平接受组织安排入驻188比分直播,篮球比分直播:结对帮扶点官垱镇石鼓村,担任驻村第一书记。扎根基层六年间,他始终坚守初心,牢记使命,知重负重,矢志前行,用干事创业的激情,行走在扶贫奔小康的道路上,多次被评为“扶贫工作积极分子”,20214月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。

 

勇担使命,扎根基层写初心

初到石鼓村的艰辛,远远超出了刘俊平的想象。村子离镇较远,采购物资极不方便,饿了,就用电饭锅煮点稀饭就着馒头吃。趁回城的时候,带点鸡蛋、面条和一点酱菜,已经算是“奢侈”的生活了。

“其实前两个月是很后悔的,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,并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带动村民去发展。有为保留贫困户资格而谎报家庭真实情况,拒不配合的;有因为未被纳入走访慰问名单而吵闹上访的;更有村民为了10元钱跟我们争论得脸红脖子粗……这些事情让我迷茫了很久。可当村民来宽慰我时,把自己种的蔬菜送到我住的房间时,我又为村民的善良与纯朴而深深感动。时间久了,村民渐渐‘接纳’了我——留守老人需要到医院就医,贫困户子女享受教育政策需要办手续,贫困户需要小额扶贫贷款,都第一时间来找我。”刘俊平回忆道。

正是老百姓对他点点滴滴的好,对他无条件的信任和依赖,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,增强了他加倍努力工作的自信心。在国家扶贫工作政策的支持下,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罗祠村的扶贫工作中。

扎根石鼓村6个年头,他没有请过一天假,没有享受过一次寒暑假,每年春节坚守到腊月二十八九才回家团聚。哪怕是2015年上半年儿子就读高三的关键时期,他仍然坚守在石鼓村这个“家”。

 

以心为田,追求卓越埋头干

为了更好地实施一户一策,必须要有一手、实时的贫困户详细资料。他每年分批分期逐户走访全村172户贫困户,和贫困户交心谈心、宣传扶贫政策、商讨脱贫对策,并率先建立了“贫困信息”和“人口信息”两个数据库,做到贫困信息电子化,确保数据信息的真实准确,提高了扶贫工作效率。

在这6年里,驻村工作队推动家庭小产业、厕改、基建、合作社等项目,带动石鼓村贫困户参与特色产业扶贫99户;教育扶贫193人次;健康扶贫664人次;危房改造19户……还积极组织188比分直播,篮球比分直播:教职工和社会人士为贫困户捐款、捐物,累计10万余元,为200多户次贫困户解决生活之困。

在这6年里,他跑田间地头向农民学农事,跑镇政府各办公室当常客学农村管理,跑县财政、国土、交通、水务、农机、广电等相关局机关要项目要政策、争取扶贫资金。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起来了,2座危桥改建了,村里8个小组的通组公路硬化了,全村通上自来水了,光纤进村了,路灯亮起来了,239户厕改完成了,农机合作社和种植养殖合作社成立并产生效益了,村腰鼓队组建起来了……

作为第一书记,他坚持与村两委和在村党员每月开展主题活动1次以上,把学习与扶贫工作相结合,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。同时,帮助村两委改进工作方法、提高工作效率,充分发挥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,以党建促脱贫攻坚。

 

情系于民,创新突破写新篇

面对石鼓村严重缺水,产业单一,人均收入严重不足的情况,刘俊平带领驻村队不断创新扶贫模式、开垦扶贫路子,带领村民发展新产业,带领石鼓村实现了“九有”标准,助力“穷窝子”摘掉“穷帽子”。

率先打造稻田养虾这一特色产业。刘俊平多方奔走,为村民争取项目资金及筹资33万元,免费为贫困户开挖稻田养虾环形沟1000余亩,聘请专家到田间地头讲授稻田养虾技术,在全县率先形成了稻田养虾这一特色产业,实现每户每年几千元的纯利润收入。

谈及推广稻田养虾项目最难的事,刘俊平说:“村里多为老人和孩子,一是劳动力不足,二是思想认知跟不上,三是不懂养虾技术和管理知识。于是我就自己学技术、学管理,学会了再教村民,还建立微信群请专家随时为村民们解答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”。

刘俊平带领驻村工作队努力攻克脱贫路上的各种绊脚石,成功推广了稻田养虾项目,推动村民增收致富。

“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,组织、集体的力量才是强大的,取得的荣誉和完成的每一份工作,无不凝聚着学校领导的心血和同事的集体智慧。脱贫摘帽不是终点,而是新生活、新奋斗的起点,我们还要接续奋斗,苦干实干,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。”刘俊平深情地说道。(审稿:王春光)